小学科学,怎样让小球动起来,教学设计?
教学目的:
1.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。
3.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,通过分析,得出结论。 重 点: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。 难 点: 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(如风力、水力、重力、弹力等)作用的结果。 教 具:小球 教学过程: 一、 让小球动起来 1.以2人小组或一人单独进行。活动时间约为20分钟。可以按照提出问题、设计方案、实验、交流、思考与结沦的过程进行探究。 2.提出问题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探究过的各种力,然后提问: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小球动起来,又能用几种方法改变小球运动的方向?引起学生思考。 3.猜想与设计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,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球动起来,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,并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,比——比谁想的方法多而奇特。教材中第37页的图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,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,利用各种力使小球动起来。从而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。
4.分组实验。教师提示学生,在球体上添加别的物品(如插进一枚大头针等),可以改变底面的形状(如改为斜面、挖一个小坑、放一个挡板等)。要求学生把实验的力法、现象、结果记录下来 内容 方案 实验 什么力 让小球动起来 改变运动小球的方向
5.交流评价。实验结束后,分组交流各自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,计出采用方法最多而奇特的小组。鼓励学生在讨论时用到风力、弹力、重力、引力等术语。
小学科学《土壤里有什么》教学设计?
科学概念:
1、通过各种观察探究,明白土壤中有空气、沙砾、沙、粉沙、黏土、腐殖质、水分等成分。
2、通过筛子分类活动和沉积实验感知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。
3、通过放入水中观察推测土壤中含有空气,通过烧土壤的观察了解土壤中含有腐殖质。过程与方法:1.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。2.通过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。。3.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,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。
小学科学怎么教?
2、要有强烈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意识。
3、要优化教育资源,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,并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。
4、要体现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“双主体”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